科學家在婆羅洲最新發現一種新物種——加央蜂猴,它們長著特殊的眼袋,身體帶有毒液腺體,可使獵物和掠食者致命或過敏性休克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在南亞地區最新發現一種蜂猴新物種——加央蜂猴,它們長著與眾不同的“眼袋”,身體還帶有毒液,至少能將獵物和掠食者產生過敏性休克。
蜂猴是一種生活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小型夜間活動動物,科學家對它們的了解甚少,主要是因為它們行動緩慢和夜間活動。但是科學家能夠使用這種靈長目動物獨特的面部標識來區分不同的物種,他們近期對幾種博物館樣本和婆羅洲Nycticebus menagenis蜂猴照片進行了對比分析。最終發現一種新物種——加央蜂猴(學名Nycticebus kayan)。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密蘇里大學的雷切爾-穆德斯說:“加央蜂猴具有特殊的‘眼袋’,其它婆羅洲蜂猴物種不具備這樣的特征。像其它蜂猴一樣,加央蜂猴也具有毒性,在哺乳動物中這樣的情況非常少。”
為了獲得毒液,蜂猴用手在腋窩腺體摩擦,再將毒液涂抹到牙齒上,當它咬到獵物或者掠食者時,將帶來致命傷害或者過敏性休克。
穆德斯稱,蜂猴可能也使用它們的毒液來捕捉獵物,甚至保護自己的幼仔。例如:蜂猴媽媽在外出覓食時會在幼仔身體上涂抹毒液,制止潛在的掠食者。
然而蜂猴無法避免人們非法寵物市場的需求,寵物市場的巨大需求導致蜂猴被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列為易受攻擊物種。穆德斯說:“通過更多地了解婆羅洲蜂猴物種的生活習性,將幫助自然資源保護者更好地挽救這些可愛的小動物。”